本田
本田(honda)汽车公司全称为“本田技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本田技术研究所,建于1948年9月,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3万人左右,并且先后建立了本田美国公司、本田英国公司。
公司简介编辑本段
本田株式会社(ホンだ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同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本田公司的经营方式十分灵活。在美国设立的本田分公司,1991年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已超过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名列第三。本田的雅阁和思域汽车历年来被用户评为质量最佳和最受欢迎的汽车。在欧洲,本田在英国也建立了分公司。本田公司汽车产量已高达约300万辆。
本田于1948年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的Honda,一直以“梦想”作为原动力,以“商品”的形式不断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移动文化。“尊重个性”、重视每一个人个性的观念,使Honda形成了推崇员工创造性、自由豁达的企业文化。现在,Honda已经发展成为从小型通用发动机、踏板摩托车乃至跑车等各个领域都拥有独创技术,并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企业。
从创业之初,Honda一直本着“让世界各地顾客满意”的理念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
以“如何让当地顾客满意”为宗旨,不仅建立了为提供适合当地的商品及服务的广阔销售服务网络,还建立了在当地生产和研发新产品的一整套体制。
目前除日本之外,Honda在全世界29个国家拥有120个以上的生产基地,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每年惠顾的客户多达1700万以上。
与此同时,Honda还积极地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义务,积极探索环保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Honda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努力把解决大气污染、降低CO2排放量、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等作为课题,为达到产品排放清洁化、降低燃料消耗、实现生产线的“绿色工厂化”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减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提供移动文化的厂家,Honda不仅考虑乘员也考虑行人的安全,致力于生产安全性更高的产品。同时,积极参与安全驾驶普及活动等各种解决交通系统问题的活动,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移动文化社会而不懈努力。
本田技术研究所是当今日本乃至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企业界,本田是技术和活力的代名词,也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后非常向往的就业目标。
本田最新研发短程高性能喷漆技术“Honda Smart Ecological Paint”业内首创,这一技术将于2013年7月导入埼玉制造所寄居工厂进行实际应用。本田还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
本田标识编辑本段
本田公司在80年代成立了商标设计研究组,从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件设计图稿中,确定了现在的三弦音箱式商标,也就是带框的“H”,图案中的H是“本田”拼音Honda的第一个 [本田] 字母。这个标志体现出技术创新,职工完美和经营坚实的特点,同时还有紧张感和可以放松一下的轻松感。 本田S500本田宗一郎于1946年创建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即本田汽车公司),并用自己的姓氏作为公司的名称和商标。 “H”是“本田”汽车和“本田”摩托车的图形商标,是“本田”日文拼音“HONDA”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本田汽车商标中的字母“HM”是“HONDAMOTOR”的缩写,在这两个字母上有鹰的翅膀,象征着“飞跃的本田的技术和本田公司前途无量”。“人和车,车和环境的协调一致”是本田公司的发展方向;动感、豪华、流畅是本田公司的一贯风格;设计动力澎湃、低耗油、低公害的发动机是本田公司的技术目标;靠先进而实用的设计、卓越的制造质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更多顾客是本田公司的宗旨。“H”商标,这个世界著名商标,是本田公司立业之本,是本田公司成功之魂。 1960年,“H”商标首次在S500跑车上使用,“H”商标伴随本田赛车,在1965年墨西哥举办的世界F1汽车大赛上一举夺冠,并在第二年的F2汽车大赛上取得胜利;更令本田辉煌的是在1967年取得了11冠军。 1969年,本田公司为突出鹰的形象,而使用了纵长的“H”商标。1980年,为了体现本田公司的年轻、技术先进和设计新颖的特点,决定使用形似三弦音箱的“H”商标,该商标把技术创新、团结向上、经营有力、紧张感和轻松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公司历程编辑本段
小发明与大神话
本田其前身是1935成立大日本帝国本田技术研究所,前期,主要是为日本二战军用研发汽车与装甲车技术,可以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国家立下不少战功。二战后新建于1948年9月,本田汽车公司全称为“本田科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田系列车型] 这一研究所主要生产纺织机械。当时,战争刚刚结束,各种物品十分匮乏,许多家庭不得不到黑市甚至农村购买高价粮食。由于交通不够发达,频繁流动的人口使汽车、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均超员运行,而日本崎岖不平的山路又使骑自行车收粮十分费力。本田宗一郎看到这一情况后,马上想到了陆军在战争期间留下的许多无线电通讯机。于是,他以低价购到一批通讯机,拆下其上的小汽油机,并用水壶做油箱,改制成一架小汽油机后安装到自行车上,做成一种新型的“机器脚踏车”。由于产品适销对路,立即就成了抢手货。 为了给全世界的顾客提供喜悦,本田在1963年开始发展汽车业务,向新的领域发起挑战。 通过提供各种商品提供“喜悦”
作为世界发动机的先驱公司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人类的生活。
从制造自行车辅助发动机开始起步的HONDA,现在不仅在汽车、摩托车这种现代化交通工具领域,而且在通用产品这个涉及各种产业和娱乐业的领域里,不断地开拓着事业。
所有这些商品都是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无论在技术力量上还是在生产规模上HONDA都已经成长为领先世界的一流企业。
创业以来,作为制造业的企业,始终珍惜渗透在商品和商品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而且尊重创造,非常重视创造植根于社会需求的商品概念。
支撑事业活动的基础,不是别的,恰是向人们提供喜悦的理念。作为领导世界观的发动机制造厂家,通过经常开发领先时代的商品,不断创造新的喜悦。
HONDA伴随人、社会、地球一道不断进化从公司创业的50年前开始发展至今,HONDA总是怀着“向世界用户提供喜悦”的企业理念,竭尽全力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商品,而且现在一方面从事着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制造,一方面HONDA一直把地球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以及有利于社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事视为重要课题。
向这些重要的课题挑战正是创造新的未来的道路,HONDA发挥特有的挑战精神,开始种种努力。朝着下一个50年,通过提供最适合人和地球并且具有HONDA特色的商品和服务,提供“喜悦”,我们HONDA将继续不断进化发展
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当地化
世界的本田作为当地企业是怎样去做的呢?
本田根据“哪里有需求,就在哪里生产”的基本方针,积极推进现代化体制,通过各地区人们之手开发、生产、销售适应各地区顾客需求的产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建有92处生产基地,在海内外建有的13家研究开发机构)。
作为推进当地化的国际企业,不单单意味着入乡随俗地融入当地的风土、文化,而且还意识着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拥有同一个“理想”和“观念”,共享所有的经营资源,同时开展各项活动。
安全
为了实现舒适而愉快的移动社会,本着“尊重人的精神”的基本理念,HONDA把安全作为产品制造的最大主题。依靠HONDA独特的“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和“保护乘客的安全技术”,HONDA在车辆的批量生产上采用了日本首创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世界首创的汽车转向操作系统、日本首创的SRS安全气囊系统、世界首创的FF车牵引控制系统以及具备世界首创“摇晃驾驶检测功能”的HONDA导航系统等,率先把HONDA独创的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技术采纳到销往市场的汽车之中。同时,在两轮摩托车方面,还把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在内的新制动系统的装备范围扩大到轻便踏板摩托车上。作为始终如一追求安全的先锋,HONDA积极从事着商品的研究开发。HONDA以“传递安全”为口号,从1970年起开展了安全驾驶普及活动,根据在日本国内积累的经验,在世界各地设置了22个交通教育中心,开设摩托车安全驾驶讲习班,并进行当地交通巡警队的驾驶训练等。并以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为中心,在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着结合当地情况的安全驾驶普及活动。
挑战精神
HONDA向赛车运动展开挑战的历史是从宣布参加1954年英国马恩岛TT车赛时开始的。诞生仅6年的小小的摩托车厂家决定向世界挑战,这在当时是超乎寻常的。自从参加TT车赛以来,HONDA相继参加了F2、F1等世界最高水平的汽车大赛。作为时刻保持挑战精神的制造厂家,HONDA在极限状况下不断磨练自己的技术,精益求精。
环境
HONDA衷心希望把美丽的地球环境留给下一代,为此,HONDA把保护地球环境作为最重要课题之一。
这些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HONDA的低公害发动机CVCC在世界上率先通过了当时被称为世界上最严格的美国尾气排放法规——“马斯基法”。其后,HONDA的低公害发动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5年,HONDA的汽油车在世界上率先达到了零污染,在那之后的ZLEV发动机技术的开发,显示了HONDA高度的技术力量。在低油耗技术方面,在CIVIC轿车上安装了“三级VTEC发动机”和无极变速装置“HONDA式无级变速装置”,高水平地同时实现了高功率和低油耗。 排气对策和制造装有低公害发动机的汽车是HONDA的工程师们“向极限发起的挑战”。HONDA彻底追求汽油发动机的尾气净化。同时,还通过各种方法积极地研究开发瞄准下一时代的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可以发挥各自特长的代用能源汽车,并将研究成果积存下来。这些“优先考虑地球环境、尾气清洁的汽车”就是“HONDA环保汽车”。 最近,HONDA的比利时工厂、滨松制造所、通用动力产品工厂、枥木制造所已获得了环境管理系方面的国际标准——“ISO14001”认证。
本田与中国
为了世界的“HONDA”,为了中国的“HONDA”
HONDA在世界各国为实现三个喜悦的目标而积极地推进事业活动。所谓“三个喜悦”,即“购买的喜悦”,“销售的喜悦”,“制造的喜悦”,也就是说,向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并让用户感到喜悦,以此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在中国也是这样。1981年以提供摩托车技术为开端,为中国的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开始了同中国的合作。1992年建立了合资企业,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合作关系。近来中国的摩托车生产数量获得了飞跃发展,比1981年增长了10倍以上,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亦迅速提高。
继1992年之后,1994年又建立了小型发电机组的合资企业、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1998年建立了汽车整车和发动机的合资企业,至此,在HONDA的整个事业活动领域中扩大了在中国的事业范围。随着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相关零部件厂家在中国的事业开拓也获得了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有35家之多的零部件厂家正在与中方的合作伙伴一道为了建立品质优良的先进的零部件产业而努力。
作为在中国的“HONDA”,我们将同一切愿意理解“HONDA”的“三个喜悦”的目标,并且愿意同我们合作的伙伴一道,以具有说服力的价格向广大用户提供令人喜悦的商品和服务,尽管这不是一朝一夕能作到的,但是我们要竭尽全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企业文化编辑本段
[本田] 本田汽车公司(HondaMotor)是汽车行业的彼得·潘(PeterPan)── 一家拒绝长大的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以及少数几家保持独立的主要汽车制造商,本田一向喜欢我行我素。本田坚决维护其创始人所倡导的独立行事、快速行动的企业文化,大胆地在全球战略、产品概念以及可持续使用的资源等方面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当习惯性思维促使汽车制造商们纷纷朝一个方向奔去时,本田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便转而向另一个方向进发。 自1948年作为一家摩托车制造商诞生至今,本田的这一策略一直很奏效。本田现在是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商和赢利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本田在日本占有15%的市场份额,超过日产(Nissan),仅次于丰田(Toyota)。在几乎占据了本田营业利润三分之二的北美市场,本田已经建立了第五家汽车装配厂,并且正在对"叁大"汽车制造商最后的堡垒──轻型卡车市场发起进攻。它在新型燃料方面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其它汽车制造商正在就行驶里程和排放──主宰21世纪汽车工业的两大问题──大伤脑筋时,本田在这两个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
机器人的成就编辑本段
Honda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包括摩托车、汽车和飞机等等,这一切我们称之为“移动文化”,而像人一样的“双足自律行走”是最基础的“移动文化”。
Honda从1986年开始研发可双足自律行走的类人型机器人,我们的目标是要创造出一个可以在人的生活空间里自由移动,具有人一样的极高移动能力和高智能的类人型机器人,为人们提供服务。
研发的第一步是使机器人具备像人一样的移动能力,即自律行走能力。该机器人能够在房间内的物体间移动并且能够上下台阶。为此,它应当像人一样拥有两条腿,能够行走在不平坦的地面上,并且可以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多种场合。这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极端困难的。Honda通过革命性的新技术,开创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价值。
选择机器人外形尺寸时,考虑了应使其能够在人类生活环境中自由地移动并使其更加便利化。这个尺寸应使机器人能够操作电灯开关和门把手,并在桌旁和工作台旁进行工作。其眼睛的高度应与坐在椅子上的成年人眼睛的高度在一个水平面上。120厘米的高度较易于与其进行信息联络。
2000年11月20日,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Honda)发布了可以像人类一样行走的小型类人型机器人“ASIMO”。以在正常生活空间使用为前提,进一步提高步行的自如性和简化系统。
本次发布的智能化技术可以使ASIMO根据人的举动做出退后一步让路,或是直接前行错身经过等智能性反应,还可以运送托盘、推车前进等。此外,新ASIMO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可自行充电。Honda成功开发出可控制多个ASIMO相互协作、连续工作的综合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在多个ASIMO之间自动进行工作分配,当其中的一个ASIMO充电时,可由其他ASIMO不间断地提供服务。ASIMO 06版成为了机器人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但是步行机器人的发展经过了近20年的岁月,他的始祖E0在1986年已经诞生。
E0首次运用了双足步行的原理,根据直线的静态步行来移动,成功使两腿交替行走,但每步移动花费时间为5秒钟,真是名符其实的龟速。
为了能使他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和坡道上,更为了加快行走速度,本田后来又提出了活动步行方式,机器人会不停地改变重心,以应付各种复杂的路面情况。为了实现活动步行,本田彻底了研究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步行方式,特别调查了双足步行必要的关节的配置和活动,使1987年诞生的E2首次实现了时速超过1公里,达到1.2公里的时速。更重要的是,还能适应人类特殊的生活环境—楼梯。
1991~1993年诞生的E4/5/6,由于加入了平衡控制技术,在步行时主体动作能保持稳定,上楼梯和走斜坡时再也不容易摔倒。
诞生于1993~1997年的P1/2/3,可以说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因为,严格来说,在P1之前的E系列,只能算是机械腿,到了P1才是真正地加入了上身,模拟人类全身运动的机器人。他可是个超大个儿,身高1.9米,体重175千克。电源和控制计算机都是放在主体之外,可以实现开关门、抓东西搬运等动作。
1996年发布的P2是世界首个类人智能双足步行机器人,而且,由于把主机、控制马达、电池、无线通讯等必要的机器全部藏起来,不仅实现了无线遥控,还使他在外观上比较“光鲜”。1997年完成的P3比他的“兄弟”P1和P2乖巧玲珑得多,身高只有1.6米,体重仅为130千克,这要得益于零配件材料的改良,而且在电脑实现分散型的控制之后,机器人满足了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要求,更利于融入人类的生活。
本田是机器人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